天福号酱肉

2011-10-31 12:22:41出处:其他作者:佚名

我要分享

   天福号酱肉

  天福号酱肉的由来

  乾隆三年,山东掖县人刘凤翔携其孙子刘抵明来京谋生,在西单牌楼拐角处开了一家酱肉铺,但

  天福号商标因店堂狭小,无名无号,所以生意一直不景气。

  一天,刘凤翔到市场进货,在旧货摊上发现有块旧匾,上书“天福号”三个颜体大字,笔锋苍劲有力,含有上天赐福之意,于是买下牌匾。

  回来后稍加油饰,挂在小店门楣之上,顿时小店生辉。说来也怪,自打小店有了字号,生意也日渐兴隆起来,“天福”果然降临。

  过去的酱肉铺都是在夜间制作酱肉,白天出售。有一次,刘抵明夜间守灶,不料睡着了,等醒来一看,一锅肘子煮过了火。

  偏巧,第二天有位宦官来买肘子,尝后说今天的肘子特别好吃。为此刘抵明反复琢磨,终于研究出了一套与众不同的酱制方法。日久天长,“天福号”的酱肘子越卖名气越大,生意也越做越兴隆,清朝的达官贵人也都喜欢吃,“天福号”随之名声大振。

  慈禧太后尝过之后也很欣赏,并赐给“天福号”一块腰牌,规定每天定量送进宫中。从此“天福号”酱肘子就成为了清王朝的贡品,享誉京城

  寓百年传统于现代科技

  在肉类加工的老字号中,北京天福号的独特之处就是讲究做出肉的原味来,因此对原料和加工过程要求很高。北京市天福号食品为了传承和发扬天福号的这一特色,找到了一条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道路。

  截至2008年,在过去的近20年的时间里,天福号从一个单纯的酱肉车间发展成一个具有70余种中西熟肉制品的综合类肉食加工厂,先后从德国、意大利、丹麦引进一批先进的肉食加工设备,并且在北京食品行业率先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。ISO9000就是把天福号这个老字号几百年积淀下来的感性经验技巧,转化成科学的量化指标和可操作的技术规程。

  按照传统做法,天福号的猪源取自京东八县的散养猪,但现在已很难找到。为了寻找散养猪源,对全国各地进行考察,最后确定四川内江、广元和北京顺义区为原料基地,并要求按样品供货。天福号与每一个供货方都确定了详细的供货标准,以酱肘子为例,必须是8个月仔猪前肘,具体大小和部位以天福号提供的样品为准。“这样一来,我们对选料就有了很好的量化控制,而不是以前依靠老师傅的经验了。”

  天福号获得的荣誉

  天福号在1999年被北京市食品协会授予“国家质量达标食品”;2000年被北京市副食品协会、北京市质量检验协会确认为“质量名优产品”;2001年,又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认定为“中国名优产品”。随着企业屡获殊荣,来此参观的消费者也络绎不绝,但为保证生产车间的卫生,天福号从两年前开始停止组织外来人员进入生产车间参观,而是用播放VCD的方式代之

账户未绑定手机号

绑定 ×
绑定手机 ×